消费者如何辨别一瓶即食燕窝品质好坏?![]() 2011年血燕事件(不良商家用人工手法炮制假燕窝)让燕窝市场遭受重创。2020年11月末,某网红团队带货翻车,又给这个行业重重一击。作为本次事件中的主角:即食燕窝,许多人对它可能还不是很了解。 ![]() 即食燕窝,其实就是一种碗装或罐装的燕窝食品。其本质是一种可以直接食用的燕窝制品。 作为消费者来说,如果能学会分辨即食燕窝的好坏,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 分辨一瓶即食燕窝的好坏,我们首先要了解即食燕窝是如何生产的。 即食燕窝的生产过程,大体要经过: 泡燕-挑燕-封装-加热-检测。 ![]() 燕窝生产企业先要将干燕窝原料用冷水浸泡,然后再进行人工挑毛。 一个熟练的挑毛工人一天挑毛也就在7-8盏左右,能产出的量是很少的。 将泡开的燕窝处理干净之后,就是进行燕窝投料了。 燕窝投料完成之后,需要将即食燕窝进行高温加热,随后是质检。 再最后就是包装上市了。 网红糖水事件中为人诟病的是啥?燕窝中看不见燕窝。 为啥燕窝中看不见燕窝?因为投放的燕窝越多,即食燕窝的成本就越高。 前面也说过了,燕窝原料的人工成本是很高的。 每瓶即食燕窝提高1g燕窝含量,其生产成本就将提高10 对于想收粉丝智商税的网红来说,燕窝能少放点就少放点总没错。 那对于消费者来说,如何定义一瓶即食燕窝的好坏? 其实评判标准也比较简单粗暴,那就是看燕窝的投放量。燕窝投放量体现为数值就是标签中的固形物含量。一般来说,即食燕窝原料投放量越多固形物含量越多。 但注意也有例外 一些即食燕窝燕窝原料投放量一般,但为了提升固形物含量,营造一种满瓶都是燕窝的既视感,会在燕窝中加入一些辅料或是食品添加剂。 一些不太懂行的消费者很可能看中所谓的满瓶燕窝而消费,殊不知吃下去的有大半都是食品添加剂。而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,乳酸钙、海藻酸钠、琼脂。而这些添加剂的作用,就是为了让瓶内燕窝看起来更扎实更多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若是想自己的钱都买到最真的燕窝用料,建议只购买含量仅有: 冰糖或木糖醇、燕窝、水的即食燕窝。 一瓶好的即食燕窝则应该是不含有食品添加剂,价格合适,燕窝含量高。 网红燕窝糖水事件其实不仅是对燕窝行业的一次冲击,更是对整个网红直播行业
|